她主动请缨,跨越5000公里路程,从松花江畔走到了离天空最近的地方——西藏,在雪域高原书写着未成年人守护新篇章。位置在变,海拔在变,但她守护未成年人的初心始终未改,她就是吉林省长岭县人民检察院员额检察官李月华。
业务援助
搭建共建学习桥梁
李月华作为吉林省检察机关第十一批援藏干部中的一员,于2021年6月9日随援藏工作队抵达日喀则市。到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检察院之后,李月华被安排到第三检察部与藏族检察官顿多一同办公,主要负责职务犯罪检察和经济犯罪检察工作。
“对于这个案件是否符合抗诉条件,月华同志是什么意见?”顿多与李月华常常就疑难案件及新型案件进行讨论,每当基层院来汇报时,顿多也会邀请她一起听取案件情况,征询她的看法。“我仔细看了卷宗所有证据材料,认为这个案件在审判程序上以及事实认定方面……”李月华的意见得到了顿多检察官的认同,就这样,她在援助期间共协助办理了审判监督案件3件,侦查活动监督案件4件,参与提前介入案件2件。
考虑到长岭县检察院对口支援的是日喀则市吉隆县检察院,为更好地发挥援藏干部作用,李月华积极联系吉隆县检察院,询问是否需要业务方面的帮助。“欢迎我们援藏干部的到来,我这里正好有个案件,在定性上是构成盗窃还是侵占有分歧,如果你有时间的话,我们可以探讨一下……”经过几番讨论后,李月华与对口支援院都萌生了一个想法——建立长岭县检察院、吉隆县检察院业务学习沟通群,以便长吉两院在业务上能够进行全面的探讨和交流。在这期间,李月华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在两院的共同协助下,2022年3月26日,“长吉互助联盟学习群”顺利搭建。
学习平台搭建后,两地检察人员经常通过“云沟通”的方式,围绕检察业务中的热点和难点罪名的认定、量刑以及行政违法监督必要性、检察建议制发注意事项等方面问题各抒己见。截至目前,该学习群已探讨各类检察业务案件以及业务问题10余件次。
法律援助
照亮未成年人前行路
日喀则市萨嘎县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,是典型的高原严寒带半干旱气候,到了冬天异常寒冷,且日喀则市到萨嘎县路途遥远,山路难行,送法进校园变得异常艰难。海拔很高,但萨嘎县学生们渴望法律知识的热情更高,李月华和同事们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前往萨嘎县的路程。
一行人去学校的时候下起了小雪,在颠簸了近7个小时、翻越了9座大山之后,普法宣讲团终于到达了目的地——素有“国门小学”之称的昌果乡完全小学。考虑到学校里的孩子们早早的就在上课地点等候,普法宣讲团直接前往教室开启了法治宣讲,通过展示PPT、讲述真实案例、播放动画短片、教唱儿歌等简单易懂的方式阐释着未成年人权利保障、如何预防性侵害、如何防范校园暴力等知识,还采用有奖问答方式,提高学生参与度。
检察官们的用心也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回应,互动问答中,大家表现活跃,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。宣讲结束后,同学们纷纷围在李月华的身边说:“老师,您讲的内容我们之前都没听过,我们很喜欢,您什么时候再来呀?”…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,李月华一行和同学们合影留念。
在藏期间,李月华围绕预防性侵害、预防校园暴力、落实强制报告等主题,开展进校园、进单位、进社区普法宣传活动11次,受众近2000余人,发放各种宣传册、海报2000余份。
李月华所在的吉林省检察机关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被授予“集体三等功”,个人被授予“特别贡献奖”。
综合履职
推进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
日前, 李月华在“2023年度松原市优秀少先队员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、优秀少先队集体评选活动”中被评为“松原市优秀少先队校外辅导员”,是松原市检察系统唯一获此荣誉的检察官。
“未检案件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,每一起案件背后都折射着一个孩子的成长故事,讲述着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。我愿继续做好未成年人的‘守护人’,指引他们走过人生道路的‘风雨’。”李月华说。
素材提供/长岭县人民检察院